2)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软脚虾_大明王冠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道中南半岛还能在大明的掌控中多少年,早开采一点多开采一点,国内就少用晚用,也算是给子孙后代留点福利。

  矿产资源毕竟是有限的。

  户部的人汇报了去年的人口、户籍变化、以及赋税等诸多事情,都是好消息。

  吏部的人又出来叫苦。

  朱棣也没办法,老子已经开了很多科举了,还缺人也没办法,这个事情只能慢慢来。

  然后就是礼部的人,对于科举改革的事情汇报。

  这事大部分是支持的。

  之后是工部道路司的司长出列汇报,关于官道修建的事情,除了报喜之外,还报忧:有些地方的官道修建确实太难,导致工程量增大了数倍,关键有些地方增大工程量都没有用,悬崖峭壁之间,如何衔接?

  修桥。

  但以道路司的技术水平,或者说以时代建筑的水平,有些地方也依然无法跨越天限,还有一个受限于交通,很多物资运不上去。

  朱棣暗暗头疼。

  这事吧……工部那边专业的人士都在叫唤,自己也只有看着干瞪眼,得了,等黄昏来了,问问这小子,看他有什么良策。

  话说,黄昏这小子怎么还没来。

  昨天自己暗示他那么明显了,他也配合了,为何今天这个大朝会他不来,他不来的话,老子怎么把太孙推上去?

  看了一眼身边的康宁。

  康宁秒懂,趁着刑部的人汇报春节前后全国各大重大案件的功夫出了奉天殿,如果黄昏还没来,康宁就要去黄府将这位大官人请来。

  不过刚出奉天殿外的广场没多远,就看见黄昏来了。

  康宁松了口气。

  奉天殿这边,朱棣正在听户部侍郎汇报今年各地的春耕事宜,迅速处理了几个地方的灾情,就见康宁带着黄昏进殿。

  朱棣暗暗蹙眉。

  这小子怎么像个软脚虾一样,走路完全是飘的,仿佛一阵风就能吹走,进殿门的时候,脚下一个虚软,差点跌坐在地。

  转念一想,肯定又是小宝庆昨夜任性了。

  不知道为何,朱棣忽然有点同情黄昏了——齐人之福哪是那么好享受到的,天下只有累死的牛没有耕坏的田。

  其实群臣眼观六路,也很意外。

  黄昏作为地方大臣,入京述职参加大朝会这种大好机会,他竟然会迟到,转念一想,就咱们这位妖臣,那稀罕这些机会。

  至于陛下对黄昏的迟到睁一眼闭一眼,大家也见怪不怪。

  没办法,别人是权臣宠臣。

  你换个尚书或者侍郎迟到看看,分分钟被朱棣骂得狗血淋头,跪在地上痛哭流涕,然后搞不好还要罚薪半年之类的。

  黄昏却屁事没有。

  人比人气死个人。

  朱棣扫视众臣一眼,“诸位知晓,马哈木统领的瓦剌屡屡侵犯我大明边境,视我大明无物,如今中南半岛战事已定,鞑靼和兀良哈区域皆已在我大明布政司掌控之下,对于瓦剌的侵犯之举,朕忍无可忍,是以将北伐瓦剌。”

  群臣顿时精神起来。

  如果在以往,北伐这种事肯定要大肆讨论几个月,搞不好主战主和派争论个一两年都有可能——比如宋朝,多少名将就在主战主和的争论中老去了韶华。

  不过现在的大明,打谁不是打?

  中南半岛那么大的区域,还不是说打就打下来了,兀良哈和鞑靼区域,多少年以来都是中原王朝的顽疾,现在不也是三座布政司将其牢牢掌控在手?

  关键是这些外扩战争,对大明国库没有造成负担,更让人无语的是,国库反而随着外扩战争越来越有钱,你敢信?

  古往今来,哪个朝代能够越打仗越有钱?

  汉武都做不到!

  但是大明做到了,而且大家都已经麻木了。

  所以陛下要北伐瓦剌,那就北伐呗,一旦打下瓦剌,整个关外都是大明疆域,再去地图上看看大明的完整疆域,你会惊恐的发现,大明也太他妈庞大了。

  远超了汉唐。

  作为盛世之臣,大家没理由不支持。

  大明王冠章节列表

  请收藏:https://m.diw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