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478章 又见解缙和胡广!_大明王冠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天下百姓谋福祉,便是人生圆满。

  嗯,更圆满的一点,能陪着外孙或者外孙女长大。

  ……

  ……

  应天到杭州府,如果按照直线距离,其实只有两百多公里,马车也就一天多一点的功夫,这还是官道状况一般,沿途要休憩的状况。

  毕竟马车的时速能达到三十公里一小时。

  不过受限于当下的建筑技术,所以大明的官道,其实曲曲折折,绕了不少路,从应天到杭州府,路途距离达到了三百五十多公里。

  可想而知绕了多少。

  但饶是如此,在夜色完全漆黑之前,明天号还是抵达了钱塘,浙江承宣布政司使早就率领众多属官在城外站台迎候太孙殿下。

  规模很隆重。

  在朱瞻基决定去福建宁德之前,太子朱高炽已经着人提前通知沿途了——尤其是这一次是明天号的第一次客运,意义更大。

  所以要确保安全。

  否则以朱瞻基的尿性,哪会带着两百亲卫队,一个人单枪独马就走了。

  浙江承宣布政司使,是一个黄昏想都没想到的人。

  大才子解缙!

  这位恃才傲物的大才子,编修永乐大典后,前前后后得罪了不少人,尤其得罪了朱棣,不过朱棣念他有才华,所以解缙被贬到了交趾去。

  在交趾那边,和黎利打了不少交道,后来又和刘宁然于谦接触交道——官场出世,这还真不分年龄的闻道有先后,反而是三人行必有我师。

  刘宁然和于谦的年纪都比解缙小,但接触多了,解缙悚然发现,在官场上,这两人身上都有他需要学习的闪光点。

  而才华上……

  解缙不得不承认,这两个年轻人一点也不比他差。

  所以解缙从这些人身上学到了许多,也渐渐摆脱了恃才傲物的毛病,没办法,由不得他傲气,因为解缙倏然发现,才华重如刘宁然和于谦,在官场上也没有盛气凌人。

  解缙圆滑了,可也泯然众人矣了。

  但是,大明却因此多了个明臣——是明臣,而不是直臣,更不是顾独坐顾佐那样的刚烈臣子,所以顾独坐顾佐一辈子呆在了督察院。

  而解缙是不想去督察院的。

  他现在的理想就是进入六部当一个尚书,而他一直恃才傲物不将天下人都放在眼里的话,别说尚书了,他恐怕得一辈子在交趾那边。

  所以解缙改变了,然后他就升华了。

  永乐十五年,浙江承宣布政司使孙隽因病致仕,结果忽然薨在回老家的路上,让朱棣很是感触,厚恤孙隽家人,又给孙隽赠美谥,当然,配享太庙什么的,孙隽还没资格。

  孙隽死后,浙江承宣布政使的职位空缺,最后还是于谦和刘宁然两人联名举荐解缙,朱棣一看,好家伙,我大明双璧联名举荐解缙,这家伙是脱胎换骨了?

  又想到解缙毕竟编修永乐大典有功,就把他从交趾调回来罢。

  于是解缙回到浙江。

  先当了副使,权兼浙江承宣布政司使的职权,过了一两年,由太子朱高炽举荐,朱棣当时还意外来着,解缙以前是支持朱高煦的,现在太子竟然举荐他。

  看来解缙是真的蜕变了。

  于是解缙成了正儿八经的浙江承宣布政司使,不过朱棣也不完全放心,给解缙配了个副手,这个副手黄昏也认识。

  胡广。

  就是朱棣入应天城之前,在吴溥家里和王艮、解缙秘密会谈,口头上要殉国建文的胡广,也是吴溥的邻居,不过当夜就喊妻子照看好猪圈的猪,说兵荒马乱的免得猪跑了……

  当夜,王艮殉国。

  而解缙驰谒朱棣,在方孝孺不肯写诏书的情况下,解缙写了一封。

  胡广么,也是各种舔朱棣。

  可惜下场不好。

  要不是后来大明扩张太快,人才需要太大,胡广在朱棣朝内大概是怕不到四品,不过造化弄人,迫于人才压力,朱棣不得不用胡广,所以这么多年仕途磨砺下来,胡广也到了三品。

  人品且不说。

  胡广的才华和能力是有的,毕竟也是科举一甲状元。

  大明王冠章节列表

  请收藏:https://m.diw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