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九章 我全都要_大明王冠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子公司吧,那边富饶有钱,我业绩比较好看。

  朱棣秒回朱权,说不行啊兄弟,总部也靠苏州那边拉业绩,还不忘加了个狗头表情。

  朱权又说那去钱塘怎么样。

  朱棣就说兄弟慎重啊,先父将钱塘赐给了五弟,可惜五弟水土不服,在钱塘子公司混得很惨。咱们侄儿那败家子不厚道,上台后让他弟弟去钱塘当了总经理,又未享受到(此处手动加一个贱笑表情),依我看啊钱塘这个地方不祥。我觉得建宁、重庆、荆州、东昌都是好地,你随意选一个吧(此处应有憨笑表情)。

  朱权还能说什么,再说就得去云南了,只好回一个哭笑不得的表情。

  乖乖的去了南昌。

  这是永乐元年的事情,而在建文四年朱棣登基没改年号之前,随着奉天殿大朝会上一道旨意,整个大明集团的官场随之震动。

  陛下有旨,组建内阁,当值文渊阁。

  入选内阁共有九人:解缙、胡广、黄淮、胡俨、杨荣、金幼孜、杨士奇、杨溥、吴溥。

  首辅黄淮。

  解缙,翰林侍读;胡广,翰林侍读,升右春坊右庶子;胡俨,翰林检讨;黄淮,中书舍人,授翰林侍读;杨荣,翰林编修;金幼孜,翰林检讨;杨士奇,翰林编撰,改翰林编修;吴溥,翰林编修。

  从名录可以看出,官职最高的还是刚升职的胡广。

  右春坊右庶子,五品。

  其余人众,皆是七品左右的翰林院属官。

  朱棣的意图以及不言而喻。

  内阁,仅仅是你们这群读书人议政的功能机构,你们的职责就是利用你们宽泛的学识见解,帮朕分析并提出意见。

  决策权还是在朕手里。

  初衷是好的。

  只是永乐自己也没想到,在他章国的后期,内阁就已经渐渐成为权柄机构,甚至权兼六部——毕竟他选的这批人都是人才。

  人才爬得快。

  有些人用不了多少年就爬到尚书位置去了,又占据着内阁成员的位置,这便使得内阁成员里的人地位越来越高。

  至此,除了原董事长建文帝的不知去向,大明集团彻底被朱棣掌控。

  大明,进入永乐时代。

  历史洪流滚滚而来,谁也改变不了,哪怕出现了黄昏这个穿越者也一样。

  ……

  ……

  读书还是创业。

  这是个选择。

  创业,可以让黄昏在大明集团过上富豪的优渥生活,各种三妻四妾各种高门大院,是钱;读书,可以让黄昏拥有尊荣地位,是权。

  黄昏不贪心。

  他决意创业的同时继续读书,读书的闲暇创业。

  成功男人,权和钱?

  我全都要!

  朱棣就那么一二十个嫔妃,加上自己一家人的,以及未来老婆徐妙锦的,一个月只需生产三十块香皂就足够。

  沐浴露可以研究,但不用急。

  需要徐皇后那边把香皂用出名声后扩大市场,再趁机推出沐浴露。

  这都是小打小闹。

  黄昏想发电。

  当然,要想在大明普及电力这有点不现实,但小范围发电整个电池出来供自己使用还是不难,或者再多折腾一下,把电动机弄出来那就更完美。

  有电,有电动机,冰箱、空调还远么。

  Wife就不奢望了。

  如何发电?

  风力、火力、水力发电都需要一整套的工业设备,暂时还无法做到,核发电就是个妄想,不过还有个路径:电磁发电。

  这个工艺流程不难。

  难在需要钢材和铜。

  这玩意儿不好弄,属于大明集团的战略物资,尤其是铜,在没有权钱之前,得一步一步的积累原始材料。

  大明王冠章节列表

  请收藏:https://m.diw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