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439章 隐藏了底牌,真正的杀招!_大唐:安西最后一个信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相比较一直是朝廷铁杆的严绶,时任昭义节度使卢从史就比较尴尬了。

  相比较其他藩镇要么传位于子,要么传位于部将,昭义军是安史之乱之后河北地区,朝廷少有的可以掌握的藩镇。

  坐拥五州之地,拥兵超过十万的昭义一直是朝廷遏制河北三镇的重要棋子。

  贞元二十年(804年)八月,前任昭义节度使李长荣去世,德宗派遣宦官前往昭义镇,挑选继任者。

  昭义军大将卢从史负责奉迎宦官,迎奉的途中,他疯狂的贿赂宦官,同时自请担任节度使。

  面对卢从史的丰厚的贿赂,宦官们非常懂得其中你不收,我不收,耿公公怎么收的道理。

  于是,李公公收了,赵公公收了,耿公公自然也收了。

  耿公公收了,卢从史自然就有进步的空间,被照顾的舒舒服服,捞得盆满钵满的宦官们自然推荐卢从史接任。

  德宗皇帝对于宦官的信任在整个唐代十八位皇帝中也是无人可及,甚至将神策军都交给了宦官去掌控。

  自己自己信任的宦官推荐,德宗自然应允。

  就这样,意料之外,又情理之中的,卢从史就成为了朝廷在河北最重要昭义的节度使。

  然而,卢从史担任节度使后,行为却逐渐狂恣,趁着李诵登基之后朝廷的乱局,在昭义军内进行了大规模的清洗。

  等到退位了李诵在兴庆宫击溃了俱文珍发动的叛乱,彻底稳定了长安,稳定了关中的局势的时候,卢从史已经然完成了对于昭义军的大清洗。

  昭义军中的主要将校,昭义军下辖的主要文武官员,已经被卢从史完成替换,可以说,卢从史已经将整个义成军收入了自己的囊中。

  昭义军的变化自然不是李诵所希望的,而李诵也确实在第一时间就考虑了收拾昭义军,收拾卢从史的办法。

  李诵计划中在郭戎的长缨军护送之下从河东道北上草原,借助长缨军的军纪和军容,再加上河东军的协助,让卢从史老老实实的把权力交出来。

  毕竟,那时候朝廷在昭义军的根基还没有被彻底拔除,一个合适的机会啊,一个合理的理由,依旧能让昭义重回朝廷的掌控。

  然而,众所周知的是,还没等郭戎随李诵北上,吐蕃人就开始进攻剑南,郭戎随之在陇西和陇西大放异彩。

  等陇西、陇南、剑南方向的战事,吐蕃被迫割地求和,郭戎带领损失惨惨但是功勋卓著的长缨军返回长安的时候,卢从史彻底稳定了自己的地位。

  更重要的是,已经有足够的证据表明,卢从史已经在和本就不太安分的河北三镇密会。

  没有人知道他们到底密会了什么,但是李诵相信如果自己再试图收拾卢从史,那么卢从史这种毫无底线的家伙很可能和河北三镇勾结,直接发动叛乱。

  要知道,当时长缨军的战斗力虽然经过

  请收藏:https://m.diw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