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63章 一切都是利益_大时代的中华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争中对于协约国的牵制作用以及巨大的战争花费和华夏脆弱的经济。

  总结起来就是现在日本和沙俄拿着英法的援助对华夏宣战,我虽然没有明面上加入同盟国阵营,但是目前沙俄在西伯利亚集结了一百三十多万的陆军极大的缓解了同盟国在东线的压力。同时华夏海军如果没有压制日本海军联合舰队,到时候日军舰队极有可能随英军在北海和公海舰队作战。

  虽然书信上的内容都说得很委婉,但前前后后多出都露出对盟友在战争中的贡献和支持感到担忧,大有如果这一次战争中如果失败就可能因为经济问题不得不退出同盟国的意思。

  大国交往一切都是以国家利益为核心,德国从开始到现在一直和华夏交好,现在两国不论是在教育、军事、贸易还是部分外交上都是互相帮助,究其原因是利益。

  华夏这个庞大而富裕的市场对于德国的资本家和贵族(贵族旗下也有产业)们诱惑极大,和华夏交好之后获得这个庞大的市场让德国人的经济更加快速的腾飞。

  所以从一开始韦珣有统一华夏的势头的时候德国就开始谋划拉拢了,派遣某个韦珣的同窗同学来联系他就是第一步。

  之后华夏统一,德国又支持华夏反对白头鹰的“排华法案”,虽然明面上是批判白头鹰这样做是种族歧视,批判白头鹰的不自由。

  然而实际上德国在见到华夏对白头鹰大部分工业产品征收高税,又禁止了和沙俄、日本的进口贸易,从中他们嗅到了利益的慰道。

  谁要是觉得德国人和法国人一样“圣母”和“热心”,那就大错特错。每年德国的轻重工业最少要从华夏赚取四五千万英镑的利益。

  之后援助华夏对于金属矿产的冶炼和提供各种合金制造技术,原因就是眼馋华夏储量丰富的钨、镍、铬、锰等矿产资源。所以哪怕是华夏之前以各种理由拒绝贸易和争取工业援助,德国为了紧缺的矿产也咬牙帮助华夏建设工业。

  目的就是获得大量廉价的矿产资源,虽然最后他们获得的是冶炼好了的半成品,但从长期来看,对于德国和华夏都是双赢的选择。

  仅仅是卖一些设备和技术,再选派一点工程师就可以降低购买的成本和丰富的货源。

  假如一吨可以生产火炮炮管的合金钢铁的市场价格是100华元,那么德国购买的的价格按照协议在五年内的非战时只需要付出70华元,即便是在战时,德国购买也只需要给出市场价格八成即可。

  当然这个协议是有时间限制的,只有十年,这就意味着在1918年之后会恢复正常的价格。

  而华夏售价一百华元的合金钢材在德国的生产成本可能是55华元,购买价格可能是95华元。算下来从华夏订购半成品到德国进行加工的成本会更

  请收藏:https://m.diw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