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04章 准预备役_大时代的中华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役。

  如果算上退役五年以上的武装部预备役和今年征募的,最少还要把这个数字翻番。

  现在华夏全国所有的初中、高中都在加强对青少年的军训,显然是陛下觉得局势依旧不稳定。学校除了教授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历史之外,将一套准新兵的教育压到孩子们身上,恐怕就是因为皇帝演讲的“十万青年十万军”。

  作为一个三十多岁上了年纪的人,他对于国家的政策没有评价的想法,但这些学校教育出的孩子以后如果发生大战,肯定有大半要被征募的。

  他当初参军的时候才二十四岁,1898年因为家里实在贫困,在满清麾下担任炮手的他被说动,跑到台岛投靠了复兴军。

  之后两年多的训练没有参加第一次和日本的海战,第二次参战就在对战中双腿残疾。

  现在这些娃娃大的不过十六七岁,小的不过十一二岁,这样全民皆兵的搞,一定要发生什么大事。

  报纸上说什么为了应对可能的英法加入战争,为了应对日俄宿敌他可是不信的。

  英法美日俄加起来才多少人口,英法美又是距离遥远,想要远征华夏,代价太大,仅靠着华夏在籍的预备役完全可以抗衡对方的围攻。

  他的大儿子说过对这些青年的训练目标,有军事才能的会被选送军校,没有的也要训练成准预备役,除了不能摸枪,其他的训练内容不像预备役一样每天练六七个小时,并无二致。

  世界上还未有一个国家这样训练学校中的学生,以华夏在籍达八百多万的初中高中生,这样练下去,恐怕对于国家的发展不好。

  比起陆军还需要识字教育,他作为一个海军炮手,自然比陆军的半文盲们知道得多。

  即便现在初中生在初二就要根据成绩分一次班,将成绩不错的学生分到文理班,将成绩差的分到军事班,通过分班将学生分成两类区别教育。长此以往,国家必然尚武之风浓烈,到时候军人强势不是国家的幸事。

  “立正,稍息!休息半小时。”

  保亭外走过六个警察,打头的队长简短的吩咐之后钻进保亭。

  给他散了一支烟之后自顾自的拿起杯子泡了一杯茶。

  “我倒是蛮羡慕你的,天天坐在这里不用到处巡逻,这一天巡逻下来,腿脚是真的酸。”

  保亭老板指了指旁边的半瓶酒说得:“来上一口解解乏?”

  队长看过去,说得:“哟呵,还有这东西。不过现在在上班,可不能整,你自己喝吧。我路过两次都见你拿着报纸发呆,想啥呢?”

  “陛下要求全国初中高中进行准预备役训练,加大对青少年的军事教育。”保亭老板放下报纸给自己倒了一杯茶。

  队长满不在乎的回了句:“这有啥,现在的孩子赶上好时候,五六岁就可以到学校学习,不仅免费还有早餐午餐。不过不少孩子玩心大,必须严加管教收拾性子,否则国家花钱教育他们最后一个个成绩不好,如何报效陛下?”

  请收藏:https://m.diw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