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5章 当校长去_大时代的中华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后勤体系,从海军到陆军,系统性的表述了如何建立国防体系对抗潜在的敌人,如何面对战争劣势,如何在战争之中建立己方的优势。

  《国防论》初稿完毕之后交予参谋们润笔。然后第二本是基于现有步兵炮兵体系的《战争与后勤》,阐述在热武器时代后勤对于军队的重要性,如何构建完整的后勤机制,如何构建预备役制度等等。

  第三本则是《陆军战术》,从步炮协同到步骑协同以及步骑炮三兵种协同,从阵地防御为主的堑壕战到游击为主的游击战;机动作战、优势火力、大纵深战略、决战计划、弹性防御、重点突破、一体化战略、闪电战、持久战等经典陆军战术进行分析讲述。

  第四本是《陆军操典》参照后世种花家军队的训练及其军队性质的确定,以军队是国家和人民的为第一思想,将军队从征募、训练、动员、思想引导等来系统性分析。

  最后两本是《海权与国防》、《海战要略》将韦珣有限的海军知识和对海军的理解掏了个一干二净。

  足足花了一个月时间,韦珣把这些系统性的知识写成初稿,然后再由参谋们润笔措辞。

  虽然辛苦,但是韦珣觉得是值得的。因为现在的陆军军事理论才初步形成,这一步将会获得军队软实力上的先手。欧美的军事理论著作在现在来看固然先进和体系化,但是他们的理论知识不少都将会被未来日益复杂的战争态势淘汰。

  现在义勇军多达11个师,除了第五师驻防海南岛,第六师第七师第八师被派遣到印度**做雇佣军,其他的师都分散在台岛驻防。

  随后一纸名为“军官再教育”的命令下发到各级部队,命令要求所有营级以上军官都要将指挥权交给副手,各级参谋职位的全部抽调一半在一周之内集结到台中的台岛陆军士官大学进行军事学习。

  一言堂的好处在这样的情况下显而易见,两千六百多在职军队主官和参谋汇集到台岛陆军士官大学。

  因为没有合格的讲师,韦珣亲任教员在大礼堂中讲授四本陆军教程。

  花了足足六个月,两批五千多名现役军官带着四本教程离开,三个月一期的军官再教育引发了军队的再次改革改变。

  军队在改变,韦珣却不能休息。因为下一步韦珣的目标是进行内政干部的培训。

  农业、商贸、工业、民政、管理这些都要编写教材并且抽调。

  ······

  整整一年中韦珣都在政法大学和陆军士官大学做老师做校长,这期间他也见到了不少出色的人才,不少都是未来国家历史中留下姓名和贡献的。

  比如傅慈祥、李杜、程潜、彭寿莘、杨祖德、景振卿、陈炯明、李燮和、石陶钧这样的文武双全的将帅之才,冯超骧善于炮兵,朱庆澜为人廉洁知晓大义,曲同丰治学从严,姜登选豪爽轻财治军严明。

  因为父亲病故投奔到岘港的吴禄贞,不甘心在云南做秀才的张开儒,腾冲人李根源,14岁就因为家贫跑到台岛的陈干,人称霸才的神童卢性正;为人坦率、锋芒毕露一腔热血的张振武,任劳任怨的李燮和,14岁就敢带人打砸监狱救人的赵声,渝府的李蔚如,才思敏捷的吴兆麟,容县的马晓军。

  【作者题外话】:商业不怎么会写,主角合理的开点小挂不难理解吧?毕竟比起系统火星支援,凭借后世的丰富知识来写书,让参谋们润笔,我觉得会很快。

  请收藏:https://m.diw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