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九十五章定策_明末枭雄:从佃农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就是了。”乔淳接着道,“既然我军无法打败洪贼,拿下潼关,又谈何经过潼关,进入陕西?”

  乔淳的话,令在场中人,纷纷低头沉思。

  见到这一幕,乔淳也不再卖关子,上前两步,来到花厅正中,朗声道:“故而,卑职以为,我军不应向西,而应改道向南。”

  “向南?怎么说?”

  “回大将军。我们向南,自然不是要去湖广,过荆州,顺着长江入川,而是效仿当年汉高祖刘邦的灭秦之路,南下南下南阳,之后有攻下武关,由武关进入陕西。”

  “说说你的理由。”裴小二坐在上首,换了一个舒服点的姿势,问道。

  “是大将军,属下理由有三。

  其一,陕西的官兵主力大多集中在陕北,以及山陕交界之处,陕南则较为平静,并无多少官兵驻扎。我军若可若经过商州古道,进入蓝田,则可完全出乎官兵意料。等官兵掉进大军,围剿我军的时候,我军怕是早已由陕西入汉中了。

  其二,正如前面所说,陕南兵力空虚,义军甚少,商州通道必然防守松懈。此时我军突袭商南,必可一举而下。

  其三,便是河南问题。去年,河南大水,淹没庄田无数,又经过一个冬天的时间,官府不仅没有赈济灾民,反而盘剥日紧。此时,整个河南早已是烽烟遍地,义军四出。在为数众多的义军的掩护下,再加上河南本地的官兵怯与作战,剿匪不利,这正是我军,安全通过河南的必要保证。

  由此三点,故而卑职以为,我军应全力向南,经武关而入陕西。”

  “好,好啊!”裴小二拍手赞道,“乔淳分析的有理有据,不亚于当初诸葛孔明的隆中对,有乔先生辅佐,何愁大事不成?”

  乔淳嘴角微翘,但仍谦虚道:“不敢不敢,大将军谬赞。”

  “唉。乔先生不必如此谦虚,你的才华,我们都是有目共睹的。”裴小二站起身来,来到乔淳身边,拉着他的胳膊,将他扶起来,向其他人道,“诸位,还有什么异议吗?如果没有的话,那么我们就按乔先生的话,南下。”

  堂下诸将纷纷起身,一起向裴小二抱拳道。“是。”

  “好了,你们先都回去吧,回去准备准备,等跟我从山西过来的将士,休息几天,三日吧,三日后,我们立即出发南下。”

  裴小二亲自将诸文武送出门口,等看不到众人的身影之后,这才回到了后院儿。

  后院里,裴老爹、赵欣兰、裴小三、徐氏姐妹等,都在等着了。

  裴老爹这这段日子只顾练新兵,他也知道,随着裴家军规模越来越大,新兵的人数也越来越多,裴老爹的见识才华,已经渐渐跟不上裴家军的发展。

  要不是裴小二,现在还没有其他可信任之人替代裴老爹,裴老爹早想着将新兵营交出去,自己好落个清净。是以,

  请收藏:https://m.diw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