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6章城破_明末枭雄:从佃农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红镶锦棉袄,拄着一根金黄色的拐杖,上面镶满了宝石,在大晚上熠熠生辉,想不注意他都难,

  赵老爷这一身装扮跟他身边官兵形成鲜明对比,一看就这大官之类的能管事的人。刚刚裴猪儿想着能杀到此人身边,直接干掉或者俘虏他,这场城门口的大战就算是结束了。

  没想到这老儿如此识时务,也罢,就留他一命吧么,估计他也活不了多长时间了。

  随着赵老爷的投降,以及看到流寇们并没有杀伤俘虏,剩余的还在抵抗的官兵终于放弃了抵抗,乖乖地走进了裴家军的战俘营。

  夏县大门终于完完全全的落入裴小二的口袋。

  稍作休整,裴小二立马下令,

  “刘知足,带着你的人去城中占领县衙府库。”

  “是”

  “张志远,你带人去占领其余三处城门。”

  “是”

  “郭茹从,你带着军法司在城内巡视,遇到不尊军法烧杀抢掠者,直接处死。”

  “是”

  “裴猪儿,你就留在这,给我死死守住城门,这是咱们的退路,万万不容有失。”

  “将军放心,有我裴猪儿在,谁也夺不走城门”

  “好,你们去吧。”

  “遵命”众将领命而去。

  今夜注定是个不眠之夜,城门处的大战明显影响到了城内。一家家民房内,灯火点亮,随即又熄灭。

  百姓们颤抖的身躯地趴在门窗上,露出惊恐的眼神向街上张望,仿佛在等待着命运的审判。

  刘知足进展极为迅速,不到半个时辰,便已经率部包围了县衙。

  衙门中的一众吏员早就收到城门口的消息,不过他们不敢去城门,只能聚集在大堂之上商议。只不过商议來商议去也没能议出什么头绪。

  “我早就跟知县大人说过不要去去上王庄,可惜他不听我的。如今流寇入城,这可如何是好”一个小吏面色惨白,精神萎靡,双手抱着脸似乎在偷偷抽泣。

  “闭嘴,现在说这些还有什么用?当务之急是要想想我们该怎么办?”一名青年小吏训斥道,“要投流寇就要尽快投降,否则一旦流寇占领城池,第一个便那我们开刀。”

  这青年小吏说的也不是无的放矢。明代官员不能再自己家乡做官,但是小吏却没有这样的规定。并且吏员在明清时期属于贱业,其亲属甚至不能参加科举,更别说生作官员了。

  于是出身底下的吏员牢牢把持县里的执行权,上下其手,无所不贪。官员大多都是一些只会读四书五经的书呆子,往往只能借助吏员来行政。离开了吏员,官员的政令甚至出不了大堂。

  所以平民百姓反而经常需要跟吏员打交道,最恨恰恰也就是吏员。而出身流民的流寇们攻下一个县城之后,往往也会将吏员屠杀殆尽。当然也是因为吏家庭都很有钱。

  大堂之上还没商议出个结果,门房却慌慌张张跑了进来,“流寇们已经把县衙包围了”

  得,不用商议了,再议下去脑袋就没了。

  这名青年小吏看着还有些执迷不悟的几人,心中冷哼一声,不在理他们,自己径直走出大堂。

  【作者题外话】:来点票票呗~

  请收藏:https://m.diw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