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十七章未来_明末枭雄:从佃农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么事,首先先飘没一层。层层漂没过之后,一百万两银子能有一万两银子落在实处,就已经不错了。

  看着自家主公那不善的眼神,刘先春哪里不知道他在想些什么?这个主公,就是你说的善吧,他是真的善,有时候为了百姓能有活下去,他能紧衣缩食,收拢士兵。你说的狠吧,他又是真的狠,对敌人,对不守军纪的士兵都能下得去手。这一善一狠之间。或许就是裴小二的驭下之道吧。

  “主公,你想到哪里去了?在如今这个乱世之中,只有粮食才是最重要的战略物资。所以我们把所有的银子都尽可能的换成了粮食了。如今,我们已经有将近二十万石粮食,不过代价就是白银只剩下十二万了。”

  “哦”裴小二听到不是有人将银子给贪了,表情放松了下来,他也觉得刘先春等人做的没什么问题。乱世之中,最宝贵的是什么?粮食,粮食,还是粮食。刘先春等人可能不会现在正在发生什么,但裴小二可是知道的。

  明末清初这一段历史,正在经历一场小冰河时期,而且将会继续持续将近二十年。粮食的价格肯定会随着灾情的严重而水涨船高的,此刻将银子都买成粮食,当然不能算是一种错误。

  唯一错的就是银子太少了。他现在全军上下有将近三万五千人。加上一些文职人员以及后勤保障等人,人数就直奔着四万人往上跑。这么多人,每个月光固定开销就有将近十万两。区区夏县跟闻喜县两个县根本养不起这么多人。

  但是在这个战争随时随地就能爆发的年代,裁员是万万不能裁员的。一旦裁员就是死路一条。更何况,裴小二有种预感,随着陕西的义军逐渐进入山西,而山西作为拱卫京师的畿辅重地的,朝廷怎么能够容忍山西乱起来?

  到那时候,朝廷的剿匪主力也必将随之开往山西,到那时候山西将会是一场几十万人的大战。如果这个时候没有足够的兵力傍身。那么能不能在这场冲突中活下来,就是一个未知数。

  所以他现在唯一的出路就是扩张,再扩张,直到扩张到他所占领的地盘,能够供养得起他的大军为止。

  而现在迫在眉睫的就是,裴小二必须找到一个稳定的,收入可观的白银来源。只有这样,他才能在征战之余修整部队,不至于真的像历史上那些流寇一样,一直作战,一直作战,直到战死为止。

  但在古代有哪些行业,才能提供稳定的巨额收入来源?茶叶?山西好像也没有茶叶。丝绸?好像江南那边在搞。军工买卖?他现在只想买,不想卖。种地?来钱太慢。

  啪,裴小二一拍脑门儿,我真是魔怔了,卖盐啊,在古代还有什么生意比卖盐更挣钱,更稳定的?历史上有多少义军都是靠着卖私盐发家从而造反的,有多少朝代就是靠卖盐才能生存下去。

  更何况,山西最大的盐池-解池,可就在夏县附近的安邑。如果一旦能够打下安邑,夺取那里的食盐买卖,就会有一车一车食盐拉出去,换回一车又一车的白银,从而带来数以万计的士兵。

  安邑。一定要把安邑拿到手里,裴小二下定了决心。

  请收藏:https://m.diwu8.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